国人与外国人通婚 自行引进新移民
有越来越多本地人跟外国人结婚,这个比率目前高达40%,而这其实也是国人通过本身的选择引进新移民。
张志贤指出,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新加坡人跟外国人结婚已经是在吸纳移民。这部分的新移民可说是新加坡人亲自选出来的,亲情、孩子和稳固家庭是政府考虑给他们永久居民权和公民权的关键因素。
与外籍配偶结婚的国人有增加的趋势,白皮书披露,公民与非公民结为夫妻的婚姻占全国婚姻总数的四成,2011年有约9000对。
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后,新加坡劳动队伍增幅未来将会放缓,经济增长速度也会不如以前,不过新加坡未来将追求可持续的高素质增长,以继续保持国际竞争力。
未来七年,新加坡劳动队伍每年增幅预计将放缓到1%至2%,是过去30年平均年增幅的一半。2020年后,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公民劳动人口增长停止,劳动力年增幅将进一步放缓至每年约1%。
人口增加绝不影响宜居环境质量
新加坡人口即使在2030年增加到690万人,人口密度也绝不会像香港那样拥挤。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强调,在增加人口的同时,保持高质量的宜居环境至关重要,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存,新加坡将继续争取在世界宜居城市排行榜中名列前茅。
这与纽约每平方公里1万1300人相近,但是到了2030年,新加坡总人口如果增加到650万至690万人,人口密度将提高到每平方公里1万3700人,略高于今日的纽约,但远不及香港(2万2700人)和首尔(2万7000人)。
他强调,通过良好城市规划来保持高素质的居住环境,使新加坡继续是宜居的城市,这不只是国家发展部也是政府的首要任务,是政策规划的基本原则。
为应付未来人口的增长,政府将在需求出现之前,提前规划及投资于基础设施的建设,以打造高质量的都市生活空间,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跟得上未来17年的人口增长步伐。白皮书指出:如果我们预先做好基础设施的规划,并及时、有效地落实这些计划,我们就能克服目前的人口压力与拥挤的问题,使新加坡有能力容纳更多的人口。
随着新加坡去年吸引到的投资额创下纪录,达到160亿元,比2011年增加17%,这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将创造1万8600个技术工作职位,最终每年能带来203亿元的经济价值。尽管在外籍员工政策改变下,企业面对人力短缺和成本上升的挑战,国家能得到这样庞大的投资承诺,可说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,更显示新加坡仍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。
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,新加坡四年来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都稳步增加,当其他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起飞时,也为新加坡创造了机会,称为一个区域市场的极佳跳板,外国公司要争取区域增长机会,新加坡仍是个不可抗拒的选择地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