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新闻

中国人移民后的各种“不习惯”

2013/1/8

    1、“不习惯”总是蓝天白云

 

    无论在芝加哥、洛杉矶、圣路易斯等大中城市,还在是奥兰多、蒙哥马利、门罗维尔、莫比尔等小城市,除了难得碰到的下雨天,我所见过的天空几乎每天都是蓝的。相比北京、上海难得出现蓝天白云,在美国,蓝天白云“天天见”,忍不住让人羡慕嫉妒恨。

 

    2、“不习惯”空气没什么灰尘

 

    每天晚上回到宾馆或住所,皮鞋上几乎没有灰尘。环顾办公室和住所周围、旅游景点内部、高速公路两侧,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土地,几乎看不到施工的工地,更看不到扬尘的大卡车,能看到的只有成片的草坪和绿色的树林。

 

    3、“不习惯”美国人太有礼貌

 

    在美国的城市还是乡村,不管是碰到宾馆服务员、超市售货员、学校老师,还是碰到警察、驾驶员、保洁员、门卫,每次见面视线相交时,都会主动对我说:“您好”、“早上好/下午好”、“很高兴见到您”;当我做了应该做的事,几乎每次都得到“谢谢”、“您真好”的肯定;而当我说“谢谢”后,每次都能得到“不客气”或者“很荣幸”的回复。结果,几次下来,当我再与陌生人视线相交时,也变得会主动说“Hello”、“How are you doing”了。

 

    4、“不习惯”开车总是让行

 

    在美国乘车的这么多天中,我从来没有见到开车抢道、加塞、闯红灯的现象。在美国的朋友说,美国有两条“永远让行”原则:弯道永远让行直道的汽车,汽车永远礼让行人。即使是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,汽车也必须马上停车,礼让行人先通过马路。与行人抢道,在美国鲜有耳闻,那是被美国人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。在美国,行人永远是“老大”,开车的人是“老二”。另外,美国人乘坐汽车时,即使是后座的乘客,也都自觉地系好安全带。像美国这样拥有世界第一的汽车保有量,而且90%以上的高速公路是免费的,依然能够做到交通事故率低、交通死亡率低,与美国人的这些行为密不可分。

 

    5、“不习惯”吃穿价格太便宜

 

    无论在美国的城市还是农村,遍布着沃尔玛、沃格林、西尔斯、温迪克西等知名连锁超市。在这些服务全美绝大多数人口的超市里,食品价格一概很便宜:一瓶2升的可乐不到1美元,1个8寸的比萨饼只要2美元有时特价1美元,1磅香蕉不过0.7美元,1磅(约0.9斤)上好的瘦猪肉只要2.6美元,1磅大龙虾不到10美元,一桶(400毫升)哈根达斯冰激凌只要3.5美元,一袋(可供一家四口吃一顿的)面包不到2美元……除了“吃”很便宜以外,“穿”也便宜地惊人:1件T桖不到10美元,1件品牌衬衫20美元,1条国际名牌LEE牛仔裤不过30美元,1双品牌运动鞋一般不超过40美元……与超低的“吃穿”开支相比,美国普通居民的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美元,花几十美元可以采购家庭一周所需的食品,花几百美元可以购买一年所需的衣服。